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向 City cafe學經營的3堂課

推出5 年,年年營業額成長100%,據同業推估,CityCafé 今年單店平均一天賣出至少80 杯咖啡,等於一年賣出5000 萬杯,帶來至少20 億新台幣的年營業額。

後起之秀打敗所有賣咖啡的通路同業和連鎖平價咖啡館,City Café 不只是7-ELEVEN 成長最快的商品,吸引來客的超強潛力,也儼然是一家擁有獨立品牌能力的「店中店」。


第1堂課 沒人品嘗 再好喝也沒用

西方人早上一杯咖啡不只是習慣也是文化,但23 年前的台灣,可口可樂還是新玩意兒,誠品書店還沒誕生,茶藝館比咖啡館多;現在的咖啡市場主客群30 世代,那時才剛上國小、國中。

搶占先機是不變的市場競爭法則,但太早進入市場,比跟不上人家的腳步更寂寞。這是7-ELEVEN 咖啡經營學,最寶貴的第一堂課。

苦守18 年 等市場成熟

成功的產品,必須等待市場東風。咖啡壺從鮮食架上撤掉了,但7-ELEVEN 的咖啡夢卻沒有結束,「我們一直都在觀察,等待市場成熟。」沈慧萍說。

1997 年,第一家連鎖高價咖啡西雅圖成立,隔年,同是統一集團旗下的姊妹品牌星巴克加入高價市場戰局。2002 年,35 元義式咖啡始祖「壹咖啡」成立,咖啡開始平民化。再過一年,85 度C 異軍突起,以搭配精緻甜點的突圍策略,襲捲咖啡市場。

喝咖啡從「有錢人」的奢侈享受,變成市井小民的休閒飲料。17 年間,台灣的咖啡生豆進口量成長9 倍,若再加上烘焙過的熟豆,數量更可觀。


第2堂課 讓人想續杯 好喝是關鍵

「買咖啡的客人,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。」沈慧萍說。當年倒掉的咖啡,讓7-ELEVEN 學到第二堂課:要當咖啡店老闆,就要讓客人想喝第二杯。

1998 年,星巴克和西雅圖的高價咖啡戰才剛開打,7-ELEVEN 已經著手研究低價咖啡的供應模式。要和燈光美、氣氛佳的咖啡專賣店競爭,平民化價格很重要,但7-ELEVEN 想得更多,「低價不是重點,好喝才是關鍵。」

口味標準化 到哪都喝得到

泡出1 杯好喝的咖啡很簡單,要同時泡出1000 杯好喝的咖啡,很難。加上咖啡豆選擇、烘焙、沖泡方式、水質,如何全部標準化,7-ELEVEN 用6 年時間,問題才全部解決。


第3堂課 口碑先行 再做品牌

7-ELEVEN 體驗第三堂咖啡經營課程:口碑先行,再談品牌行銷。

屬 於後進市場的商品,要怎麼與眾多對手競爭?CityCafé 做的品牌定位,十分巧妙,它捉住7-ELEVEN 在城市中密布的通路優勢,清楚以「上班族」為主要訴求,打出「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」的定位。但,一開始30 家測試店,幾乎沒什麼行銷活動。擅長行銷的7-ELEVEN 卻不做行銷,很奇怪吧?「因為不能只有我們自己覺得好喝,還要所有顧客都覺得好喝,」沈慧萍說,「因為我們想和顧客一起研發最好的產品。」

這樣的策略又是一大實驗,賣咖啡的人把口味決定權,完全交到消費者手上。不斷從消費者回饋意見中調整口味,意外的好口碑,成了最好的行銷利器。


from http://www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1666&pg=1


小感想

一個品牌的塑造與成功絕非偶然,18年前的嘗試讓7-ELEVEN 了解到時機點的重要,當咖啡文化的風氣與市場接受度趨近成熟時,7-ELEVEN 看到了需求的改變。

當然最終產品品質的好壞也決定了顧客願不願意再次購買的條件,因此也花費了長時間投入了標準化作業,確保了每家商店的品質也同時保障了7-ELEVEN 的企業形象。

「開發顧客能夠不花一毛錢,其實就是最有價值的行銷活動。」........... 安迪‧塞諾威茲

口碑式行銷策略,以顧客為出發點,以消費者親身經驗為基礎的訊息傳遞給消費者,引起共鳴也容易取得消費者信賴。

期待7-ELEVEN的下一步該如何經營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